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

作者: 来源:发布时间:2016-10-18

一、培养目标

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全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历,能够在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设计、开发、应用领域起引领作用,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

二、培养要求

按照本科四年制进行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课程教学、集中实践和课外实践三大环节(详见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2、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3、数理化基础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完整、合理

4、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了解本领域研究前沿和最新科技进展

6、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三、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相关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四、学制、学位授予与毕业条件

学制4年,授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条件:最低完成课内156学分,及课外实践8学分,军事训练考核合格,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CET-4)),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

五、专业大类基础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物理化学

六、主要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综合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综合实验:包括金相制备与分析实验、材料性能与测试实验、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无机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综合实验分为认知性试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试验及设计性实验,配合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仪器选择、测试分析的综合实践能力。

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金工实习和电工实习,分别在第3、4学期学校工程坊进行,由工程坊负责考核。

专业实习:分别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小学期进行,其中第二学年小学期为分散实习,第三学年小学期为集中实习,通过现场参观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了解和熟悉材料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毕业设计:选题要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尽可能涵盖本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

军事训练:全校统一进行

七、选课说明与要求

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课程教学、集中实践与课外实践。除必修课程外,选修课在通识课程、主干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均有设置。

1、通识教育类课程:必修20学分,选修16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选修课任选6学分,通识教育类核心课限选6学分。公共英语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自主学习三部分,学生需全部选择并完成相关教学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英语分级为A、B级的学生,第一、二学期必修4学分,第三、四学期选修4学分,英语分级为C级的学生第一至四学期必修8学分;选修英语辩论课程,应先修公共演讲课程。

2、专业选修课程:第六学期末,学生根据个人志愿,选择专业方向;A类课程(在五个专业方向中任选一个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组)4学分;在专业选修课类中B类全英文课程选择1.5学分课程,C类选修课选择1.5学分课程,共计:7学分课程。

3、专业实习:共4学分,分别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小学期进行,第二学年小学期为分散实习,1学分,第三学年小学期为集中实习,3学分。要求学生进入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厂矿企业实习,按学院要求进行考核。

4、基本技能训练:包括金工实习和电工实习,共3学分,分别在第三、四学期学校工程坊进行,由工程坊负责考核。

5、毕业设计:10学分,第七至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在第七学期中期开始选题,并确定毕业设计导师,下达任务书后,学生进入实验室。原则上学生在模块内选择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若要跨模块选择指导教师,需经本模块及转入模块老师同意方可。

6、全英语课程:在第七学期专业选修课程中开设全英文课程,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修一门全英语课程。

7、学院讲座:1学分,由学院安排相关讲座(必修)。

8、课外8学分:课外8学分要求及实施办法由学生处统一提出。

八、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九、课程设置


十、指导性教学计划